2)第三百八十章 汉阳城下_时空过客4251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需要再发展一段时间,我们也不是彻底否定苏联路线,而是夏苏两国所处阶段存在确实先后差异。

  这套说法其实还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甚至可以说根本就尚未成熟,但不成熟的理论用来说服不成熟的革命者,有时反而会发挥出奇效。

  最后当李润石上场的时候,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同志被争取了过来,这时的他只需要确定好具体的战略方向,然后与其他同志一同讨论,补充更多的细节,并且在存在争议的时候,使用他丰富的经验去说服对方,也正是在这种水磨功夫中,方才切实地彰显了这位的领导才能。

  当然了,李润石的水平肯定不仅限于此,但现阶段的红军还没有到需要有人出来力挽狂澜的时刻,相信李润石自己也不希望真的遇上那种情况,唯一感到遗憾的可能就只有程刚一人,毕竟像“四渡赤水”这般奇迹估计是没法上演了。

  很快,又是一轮发言结束,会议也接近了尾声,本来参会人员就只有一部分政局委员再加上军队代表,总共不到二十人的规模,所以在一片举手表决之后,蛰伏已久的红军终于开始行动了。

  截止到七月三十一日,最终转移至洪湖根据地的队伍主要以红四军为主,先期抵达了一万余人,后面陆陆续续又在敌人的眼皮子底下‘偷渡’了好几批,总共不到两万人,当然这并不是红四军的全部兵力,但以目前的条件,在不被敌人察觉的情况下,这已经是极限了。

  好在兵在精而不在多,红四军这支队伍哪怕在强者如林的一军团当中,都是数一数二的存在,甚至为了平衡各部队之间的实力,李润石在从中央苏区出发之前,都不得不先进行一番调整,将一部分主力调往其他兄弟部队,比如米丰的那三千人。

  缩编的红四军战力依旧不俗,加上李润石到了湘鄂西这边之后,在何隆、周逸君、段德倡等同志的配合下,以洪湖根据地为核心,对当地的红二军团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整训,提升了两支队伍的配合水平。

  这回发动第一波攻势,实际动用的兵力大约四万人,如果算上地方上打配合的赤卫队则已经达到了五万,这点力量和常凯申的六十万大军相比,看起来似乎是蚍蜉撼大树,但二者其实根本就是两码事。

  从地图上看,最开始的时候,常凯申为了发动对鄂豫皖和湘鄂西的围剿,将左中右三路大军分布于鄂、豫、皖、湘多地,而红军开始行动之后,又抽调了中、右路军的数万人支援洪城、浙中战场,然后再将一部分部队收拢转移至长江南岸,对占据岳州一线的鹏石穿发动攻势。

  所以目前的情况就是,自始至终果军都没有在江城近郊维持过严密的防守,而且红军的一系列诱导措施,不仅将他们的目光成功地吸

  请收藏:https://m.bqg8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