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三十章 教育大发展_时空过客4251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公开的内容全部展现在众人面前,最重要的这些都是中文,只要识过字的都可以毫无障碍地阅读,如果还有什么疑问,大多数情况些也能迅速问到答案。

  对于热衷于学习的同志而言,工农兵学院毫无意义的就是一个天堂,他们的时间有限,大部分只有半年左右的课时,所以平时除了上课之外,其他时间都挤到了新建好的图书馆里,剩下挤出的来还要参加各种讨论,忙得不可开交。

  以至于外来的同志进到学院后,甚至下意识地感觉自己好像还在苏联学习一般,而且这里似乎还更有朝气。

  正如只有愚民才会被各种神神道道的把戏所欺骗,在掌握了足够多的知识之后,那些留学生身上的光环也会逐渐褪去。

  某些来得比较早的同志已经察觉到了这个趋势,他们大部分都对此感到欣喜若狂,然后疯狂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并积极参与教学工作,帮助大家进一步利用这些知识。

  但还是存在某个别人,担心因此失去光环、失去权力。

  原本一个在苏联学过一两年的同志,来到这里后就能立刻被选为前委委员。

  即便是现在,因为互相之间还不够熟悉,所以大家对留苏归来的人员,还存在着下意识的崇拜心理。

  但越到后面,局势只会每况日下,很可能未来同样的经历,就得先去地方或者基层部队积累经验,要是不想吃苦的话,也许只能去学院当个教师了。

  这种学历的贬职对程刚来说非常熟悉,这是教育大发展必然会带来的副作用,现在的影响可能还不算大,但在未来,这却是本土派争夺权力的绝对基本盘。

  很显然,不管是在申城的,还是在苏联的,那些同志都没有察觉到这般变化,他们只能从各种数月乃至数年前的书信汇报中管中窥豹,这是不可能形成清晰的认识的。

  这便是程刚给整个党带来的最大变化,也是他最重要的援助——思想和知识。

  为了搭建这样的机制,他付出的精力和物资绝对超乎想象,说得稍微夸张一些,若是拿这些办学消耗的粮食、金钱去组建军队,那么现在红军的人数还得翻上一倍。

  但现在的地方红军,关键不是兵力的多少,而是得尽快拉起一支具备自我意识,掌握先进思想的本土化队伍,否则再强大的军队,等留苏派一过来,还是照样能夺过去。

  当然,这并不是说物质援助就不重要了,当年一些同志支持苏联乃至支持留苏派,也是因为这是红军获得大批支援的唯一办法。

  但相比于苏联那遥不可及的支援(要么得占领港口,要么得打到北方边疆,对于目前的红军来说,连个饼都不如),程刚的援助简直是唾手可得。

  所以程刚的存在,已经实实在在地削弱了未来那二十八个半的威信。

  现在通过刘懿

  请收藏:https://m.bqg8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