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十五章 远征古巴_穿越1879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了制造远征古巴的舆论氛围,李经述让《华报》揭露华工在当地的真实惨状,他强调“犯华人者,虽远必诛”。

  不久,《华报》的资深记者刘少白上报纸上发表了一篇调查文章,介绍在古巴的华人现状:与其他帝国主义殖民地一样,古巴1898年还是殖民者的乐土,是被统治者的地狱。哥伦布1492年来到古巴时。古巴岛上生活着瓜纳哈达贝伊人、西博内人、泰伊诺人和太平洋原始部落土著印第安人,西班牙殖民者用血与火征服、镇压原住民的抵抗,原住民大批地死去或避祸深山,那些躲避不及的原住民则成了奴隶,被驱赶到地里干繁重的农活,种植甘蔗、可可、烟草和咖啡,在监工的虐待下纷纷毙命。这样。西班牙人不得不从非洲引进黑人继续从事种植园的劳作,奴隶制便被带到了美洲大陆。到1868年,卡洛斯·马努埃尔·塞斯佩德斯和马克西莫·戈迈斯发起起义,要求古巴**的十年战争,最终被西班牙军队血腥镇压。但黑人通过这次战争,废除了奴隶制度,获得了做人最基本的权利:即自由!对西班牙殖民者来说,他们抢来的土地需要垦殖和开发,需要大批廉价劳动力,于是他们把目光瞄向了“契约华工”,当时中国那些工钱廉价到可以忽略不计的苦力!当年出洋的华工,大多是失去土地的农民、破产的小业主、失业的工人,终日劳碌却难得温饱。不得不选择另谋生路,另外一些人是被无良的商人绑架的,当时这些卖苦力的华工在古巴的市价约为350至500比索,一比索银元大约七分二钱纹银,利润非常可观。这些苦力像牲口一样被装到麻袋里。这种有组织的绑架,是殖民政府拨出专款组织的“移民公司”。他们通过代理人、苦力贩子以及苦力船的船长,到中国的沿海城市进行掳掠。从1847至1874年,被运往古巴的华工达十四万余人。苦力贸易同奴隶贸易是一样的。那些不幸被绑架成为“猪仔”的华人命运悲惨,他们要在被称为“浮动地狱”的苦力船上经过5个月的航行。运送苦力的船,大都是由废置无用的破旧船只改建的,在狭窄的空间内,华工日则并肩叠膝而坐,晚则交股架足而眠。为防止工人暴动或跳海自杀,他们在舱口加装铁栅栏,在甲板装设大炮,并派人日夜巡视。船长还经常无故拉出华工鞭打,意在儆戒华工闹事。由于船舱密闭、空气不能流通,淡水和食物严重不足,卫生条件极其恶劣,导致疫病流行,加上船主的肆意虐待,华工在航程中的死亡率是非常高的:据谭乾初《古巴杂记》引用的英国驻哈瓦那总领事馆档案材料,1847至1874年间被运往古巴的契约华工总数达

  请收藏:https://m.bqg8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