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37章 听取汇报_许一山陈晓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认为操之过急,可能引发强烈反弹。

  专案组工作汇报结束后,胡进进一步指示,对涉案人员采取从严从重从快的政策。年底以前,他要一个案件终结的结果。

  整个汇报工作,许一山都很少说话。

  现在有个难题摆在他面前,周正和殷明都不同意董宛转为证人。更别说许一山提议让董宛出来主持目一公司的工作了。专案组接管目一公司后,表面上风平浪静,其实内里风起云涌。

  接管的人当中没有人懂经营管理。可是市委指示不能让目一公司正常运营停摆。于是便出现许多鸡同鸭讲的笑话出来。

  以至于目一公司的内部现在出现一团糟的局面。如果长此下去,势必引起市民怀疑,很容易出现政府门口聚众闹事的情况。

  许一山知道,董宛不但是个好律师,也是企业经营的一把好手。

  倘若周文武不在乌鸡山的征地问题上跳出来,再过个三五年,董宛就能将他的历史洗白了。

  所谓天作孽犹可恕,人作孽不可活,就是周文武最真实的写照。

  或许,他觉得自己已经能与天斗,与地斗了。又或许他认为背后的巨伞足够为他遮挡风雨了。他开始忘乎所以,得意忘形了。

  他永远也会想不到人生不可能没有对手。他骄傲地以为,谁都不会与金钱美女为敌。再坚强的人,都会有致命的缺点。

  从一开始认识许一山,他就没将他放在眼里。他认为许一山一个从小县城爬上来的人,根本不值得他花费任何精力。

  人,往往都是死在轻敌的思想上。

  周文武案能罗列出来这么多罪名,与董宛的积极配合密不可分。

  许多专案组根本没掌握的证据,在董宛的配合下取到了铁证。

  比如案件中的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起因是周文武名下的一家高利贷公司为催收借款,最后殴打当事人致死一案。

  这个案件因为缺少报案人,死者死亡后,死者全家被迫躲去外地,以至于立案程序缺失而不了了之。

  在董宛举报出该案时,专案组按照董宛的交待,秘密挖到了被害人的遗骨。从而坐实了周文武手上沾有血债的事实。

  董宛在调查周文武案中所起的作用,几乎超过专案组所有成员。

  许一山的提议被否,让他心情变得很不美丽。

  胡进视察专案组听取汇报,并没让许一山感到丝毫欣喜。

  相反,胡进指示他赴省里汇报,让他心里很不乐意。

  胡进的目的很明确,希望汇报后得到省委支持,拿下应该要拿下的一些人,做到斩草除根。

  可是胡进遗忘了一件事。专案组的组长是周正,而非他许一山。

  赴省委汇报显然是件很风光的事。至少,省领导会对汇报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他去汇报,岂不是抢了周正的风头?

  毕竟,衡岳市能挖出并打击这个涉黑团伙,周正才是居功至伟的人。

  他在心底暗自责怪胡进糊涂。在如此关健时刻,多一个人就是多一份力量,得罪一个人,等于给自己挖了一个坑。

  现在情况摆在哪,周正不希望现在就向省委汇报。他认为应该给自己的同志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把矛盾消灭在内部。

  殷明虽没直接反对,但意思也差不多。

  从两人的态度可以看出来,他们对胡进的深究持有顾忌思想。

  说白了,他们只想把周文武案局限在周文武身上,没有向外拓展的意图。

  他们也没想到,许一山的想法与胡进是一条路的。那就是穷追猛打,一究到底。

  请收藏:https://m.bqg8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