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27章 只能服从_许一山陈晓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苦笑道:“银行贷款这件事,我看是按下葫芦浮起瓢。要不,我们先不要去管他,把钱用在刀刃上。他们银行还能把政府怎么样?”

  “他们是不能把政府怎么样。”许一山叹口气道:“银行这帮人你还不清楚吗?认钱不认人。欠他们的,追着屁股后面要。找他们借点钱,嘴皮子都要说起泡。还是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吧。”

  李朝亮小声道:“我就担心,还了一笔,后面还有无数笔在等着到期。以后拿什么去还?还有,我听说,银行这帮龟孙子私下说了,衡岳市政府欠的钱,收回去就等于进了铁桶。他们不会再借一分钱出来。”

  许一山眉头一皱道:“他们敢!他们敢找理由不借,我让他行长都当不下去。你就按我说的去做,主动找他们,把第一笔到期贷款清偿掉。”

  胡进在担任衡岳市委书记期间,没钱就找银行借。

  银行又不敢不借,明知道钱借出去了,基本等于肉包子打狗。可是书记指示的,他们有多大的胆子都不敢违抗。

  虽说银行不一定由地方所管,但他们要想在衡岳市营业,就得配合衡岳市的工作。

  倘若真闹翻,撕破了脸。银行的日子不见得好过。

  胡进究竟在银行借了多少钱,没人敢说,也没人说得清。有人暗估算了一下,以衡岳市现阶段的gdp计算,胡进提前把衡岳市未来十年的钱都花光了。

  这是一个可怕的结果。许一山很多时候都不愿意去细想。

  财政巨大的窟窿,是胡进留给衡岳市最直观的景象。

  如今他人高升离开了,继任者许一山就一脚踩进了这个坑里。

  当然,他也可以学别人一样,对前任欠下的债务,来个横竖不认账。毕竟,认了,就等于掉进了坑底。先不说发展,能将窟窿补上,就是万幸。

  但如此一来,继任者就很难出政绩了。填窟窿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何况还是一个十年的大窟窿。

  许一山的意见,李朝亮基本不反对。

  大病过后的李朝亮,算是将人生完全看透了。许一山接任胡进,对他而言是再好不过的结果了。他在将市长专项基金贡献出来之后,算是把最后的一点权力都交给了许一山。

  他之所以愿意这么做,是他坚定地相信,许一山一定会带领全市把窟窿堵上,而且还能创造出来一个崭新的未来。

  “行吧。”李朝亮无奈说道:“一山,这次到期的贷款加上利息,可能会突破一个多亿。”

  “就是十个亿,也必须还上。”许一山态度坚定地说道。

  视察团没来之前,许一山想出一个以物业换发展的思路。如果方案进行顺利,就能将目前的困难局面完全打开。

  局面只要打开,他相信好运就会接踵而来。

  李朝亮试探着问:“一山,你分析分析一下,这次视察团为什么对我们的政策方案那么反感?这么一个两全其美的好办法,他们为什么要反对?而且,我觉得,这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国有资产流失的事。只是这个帽子太大太沉重了,谁的脖子都撑不起来。”

  许一山看着车窗外一闪而过的风景说道:“人在其位,我们只能服从。”

  “你说,省委是真的反对我们的政策吗?”李朝亮苦笑一下说道:“我认为,省委的意见不会那么不近人情吧?”

  许一山想说,现在书记是谁,尘埃还没落定。作为代书记的陆书记,这个时候不可能站出来挑担子。

  “再等等吧,我们要有耐心。”许一山安慰他道:“方案还是要送省里审阅批示。但不是现在这个时候。”

  “对了,费劲找你汇报了封由检的事吧?”李朝亮笑了笑道:“如果真像封由检这样说的,这事倒不难了。而且,我觉得看到了转机。”

  费劲当然不会只对许一山汇报,不对李朝亮市长汇报。

  “你说,如果我们把人推下台,阻力就不会有那么大了吧?”

  李朝亮吃惊地看着他,头摇得像拨浪鼓一样,“打住打住。一山,你千万不要胡思乱想。沉住气,好日子会来的。”

  请收藏:https://m.bqg8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