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4节 太行根基盛【一】_黄巾张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出现了巨大的变化。

  就连天子都可以如此轻易的废立,那普天之下,还有谁能够挑战他的地位呢?

  伴随着这样的想法,董卓的野心,再一次出现了巨大的膨胀。这种变化,就连太傅袁隗都没能完全预料到。在董卓的心里,此刻只有四个字:

  ——顺昌逆亡!

  当然,此刻的董卓。心里并不是没有忌惮的人。他忌惮的人有两个,第一个就是将董卓一路扶上司空宝座的太傅袁隗。第二个,却是远在北地边境的太行校尉张狂!

  为了对付第一个忌惮,董卓在废立天子以后,随即下令,将自己任命为早已被汉室朝廷废弃多年的职位——相国。

  相国就是宰相。在西汉初年,相国是朝廷众臣之首。权柄极大。大汉的首任相国,便是“汉初三杰”之首的萧何。

  由于萧何的能干,以及相国无所不包的权柄,就连大汉高祖刘邦。都对相处了几十年的老伙计萧何,在心中暗暗产生忌惮和怀疑之心。这份猜忌,直到萧何不得不做出自污之举,才让刘邦稍稍安心。

  也正是因为相国的权柄太大,后来的汉帝便想办法将相国一职的权力,分割成大司马、大司空、丞相这三公分别负责。不仅如此,就连“丞相”这一官名,后来又被改称大司徒。到了东汉光武帝手上,三公再次被改名为司徒、司空、太尉。从此,相国一职被彻底的废弃。

  董卓之所以从故纸堆里将“相国”一职又重新翻出来,无疑是在宣告,他的地位比一般的三公要高上一截。就连袁隗的太傅一职,从法理上来说,也是位居于相国之下的。这就是董卓反手对付袁氏的第一步。

  第二步,是女婿李儒为董卓献上的拉拢士人之策。

  废立天子的恶名,对董卓本就微薄的名望,越发是雪上加霜。董卓虽然自恃兵力雄厚,不是太在意这些,却也想将大汉帝国治理的好一些。但无论是谁,想要治理大汉,就离不开士人的帮助。

  所以,一就任相国之位,董卓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大规模的任命、征辟、提拔士人,希图收揽天下士人之心。

  天下知名的大儒蔡邕、蔡伯喈,因为得罪了权倾一时的“十常侍”,被发配到边地服罪。直到“十常侍”被诛杀一空,蔡邕这才带着家人返回帝都雒阳。董卓要收拢天下士人之心,第一个想起的,就是这位大才子、大儒士。

  蔡邕这个人,怎么说呢,有些不识时务,当年就与当权的宦官们闹到你死我活。若非天子刘宏一直对他怀有感情,蔡邕早就被宦官们干掉了。

  面对董卓的征辟,蔡邕本来想摆摆架子,故意推脱一下,再装作无奈的接受。结果,董卓果然是个粗人,一看到蔡邕摆架子,立刻以灭族相威胁。

  发现自己的一套玩不转了,蔡邕赶紧接受了董卓的

  请收藏:https://m.bqg8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