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十六章 哑巴学徒_神雕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后生可畏”云云,却私下议论,这个学徒很不错,长相、个头、医术、人品哪哪都好,美中不足的是个哑巴。

  刘韦枫本是重情之人,到这个陌生的世界先后拥有并接连失去四位亲人,悲痛尚未平复,有幸遇到老郎中又救了自己,那份报恩之情更无以加复。爷俩虽无言语沟通,但医道心照不宣,日常中都对对方照顾有加,彼此珍惜这份师徒之缘,名义师徒,在别人眼里俨然一对父子,传为佳话。

  老郎中断定他是失语,因为一般哑巴都是因为耳聋无法获取语言信息所致,所谓十聋九哑,而他听力正常、智力超常且识字,郁闷的事无法医治其症,他不知刘韦枫失去的远不止语言,这也是后者的郁闷。

  其实,刘韦枫也在钻研,他近日意识到自己虽像普通人,但干活、练功并不容易累,说不定功力并未失去,或许某个经脉堵住而致,具体还没参详透。

  忽一日半下午,医堂来了三四十个蒙古兵,一人会说蹩脚的汉语,说要征用军医,要把老郎中带走。老郎中为难的道:“军爷,老朽年迈,不堪用于军旅。”

  “少废话!限你半个时辰整理,跟我们走。”

  老郎中还想推辞,却被那带头的大兵猛地一推,差点摔倒,幸刘韦枫及时扶住,他恶狠狠的瞪着他们,眼神充满杀意。

  那蒙古大兵见他眼神挑衅,便抽出弯刀跟他对视着凑过来,眼神大有威胁之意。老郎中见状赶紧拦在大兵跟前道:“我去!我去!您别动怒!别动怒!”说完拉刘韦枫向后院走去。

  边走边低声说:“娃儿,蒙古鞑子蛮横残忍,人多势众,而且这里都属于他们管辖,咱惹不起的,好汉不吃眼前亏,你一定要忍住。唉……我小老儿姓王,以前有妻儿,都死于大宋和金人的战乱中,苟且活了多年也知足了,若不是想着能行医多救助点乡亲,早撒手西去了。”

  “自金国灭亡后,蒙古鞑子便不断侵略、蚕食我大宋,导致生灵涂炭,宋人的性命他们视为草芥,无故欺压、残杀,我是死也不会跟他们去的!有幸那天上山采药遇到你,找人把你抬回来,使我晚年有你为伴,这几个月来你帮我不少忙,更让我重温了亲情,我活的很知足。唉!我这一去……咳咳,朝不保夕,这个医堂和宅院你来守着,如今鞑子抓郎中,你就关掉前门拆了招牌,暂时不要行医,如果蒙古人猖獗,你可移居南方。”

  老郎中说罢走到内屋,摸索着拿出一小布包,布包很旧,打开见是几贯铜钱,他接着道:“我也没什么积蓄,这点你收好,现值乱世,活着且不易,当用到刀刃上,快用完时当再图生计。”想交到刘韦枫手里便收拾衣服,可对方摇头不接。

  刘韦枫知道,老郎中给乡里人治病诊费很少,药材很多都是自己采,平时用度节俭,连菜都是自己种,家里的米面多是痊愈的病人感激而送,积蓄不够一顿好饭钱不足为奇,真是一位德馨皆备良心医者!不像自己的时代,医生几十年的积蓄勉强能糊口?简直笑掉大牙。

  刘韦枫从自己怀中掏出些银反给老郎中,他的东西老郎中在救他时根本没动过,看到他有那么多银子大为吃惊!但也是坚决不肯要,又掏出给他。

  刘韦枫不再坚持,心有打算,找了纸笔写道:“我代您充军。”然后去自己住的那屋整理。老郎中喊着“不可!不可!娃儿,你不能去!”赶忙跟来,“去蒙古军队朝不保夕,生死难卜,我小老儿死不足惜,你年幼,好生待在这里……”

  刘韦枫只作没听见,这会功夫已收拾好背包,和青阴剑一起背上,便朝医堂走去。

  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

  请收藏:https://m.bqg8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