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一章 博望坡前,天下第一强卒_三国:被曹操出卖,我转投刘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纵马出现在奔赴新野的官道之上。

  …………

  博望坡。

  徐庶已经安排好相应的伏兵,准备等候徐风一会儿所谓的‘转机’。

  再三查探了一番,徐庶也确认,博望坡不远处的葫芦谷,根本没有任何设计的余地。

  平坦至极,进了谷口,一眼就能看遍大半谷内情况。

  无草无木,无法火攻。

  无江无河,也无法水攻。

  至于滚木礌石,更是因为平坦的地形而无从谈起。

  封锁谷口,也是痴人说梦。

  他手上的几千兵,哪怕如何排布,也绝对挡不了对面虎狼之师半刻。

  饶是一向从容的徐庶,此时也是难免忐忑不安。

  生怕出点什么意外,导致自己刚刚报效的明主便中途夭折。

  徒留自己遗臭万年,留笑名于后世史册。

  就在徐庶踌躇之际,却见远方沙尘漫天,数万大军正稳步行军而来。

  “军容整齐,军势骇人,军心坚若磐石,不愧是鸿羽先生一手培养的铁军。”

  纵然是长途行军,所有士兵脸上却没有半点疲惫之色。

  甚至是没有半点表情,如同一堆铁人一般,队伍整齐的朝着新野开进。

  “天呐,纵是秦锐魏武,也绝不像如此雄兵。”

  纵使早有耳闻,与亲眼得见的效果绝对不同。

  此时,徐风也在远方看到了魏军的步伐。

  “不错,看来曹阿瞒虽然把我批倒弄臭,却没有废除我的新政。”

  曹军的练兵之法,可是徐风搜肠刮肚,从后世各种军队制度之中去粗取精。

  结合这个时代的情况,费心编写而出。

  首先第一步,就是废除了曹军原本的错役制,也就是质任制。

  所谓的错役制,便是征召入伍的士兵,在出兵之时,都必须将家人妻小送往后方劳役。

  若是士兵逃走或失踪,甚至于叛乱谋反。便会直接将他们作为人质的家人全部处斩。

  这种制度虽然残酷,却能极大的威慑士兵不敢轻易造反。

  若是没有徐风的存在,这种制度未尝不是曹操南征北战却能保证士兵忠诚的妙招。

  但这种制度,同时也限制了士兵的忠诚程度。

  被胁迫上战场的士兵,只能说是一支合格的军队,却怎么也称不上一支以一当十的虎狼之军。

  徐风首先恢复战功封爵之法,随后又在行伍之中普及宣传。

  只有让他们明白,自己征战乃是为了保护自己妻儿和家园,才能激发一支队伍的血性。

  而且徐风并没有选择仗着粮食充足,便采取大量征兵的方式。

  如果按照其他诸侯,拥有这么大的家底,起码要征集五十万大军。

  但实际上,哪怕算上各地维护治安的队伍,再加上必备的戍守军队。

  曹操麾下一共才不到三十万左右。

  而且用以作战的主力部队,也就十万出头。

  因为徐风知道,一旦到了战场,能起到作用的士兵实际上也就一小批人。

  古代战争之所以首重军心士气,就是因为他们队伍之中绝大部分都是用来充数的‘临时部队’。

  让他们打大顺风仗,自然可以趁机大肆收割。

  但一旦稍遇败势,便如同遇到洪水的沙堆,一冲即垮。

  所以时常可以见到两军对垒,两支部队的精兵冲杀一阵。

  赢的就全军压上,输的就全军溃败。

  这些靠拉壮丁弄来的士兵最多壮个军威,真的遇到败仗,反而会冲垮己方的军阵。

  古往今来,许多数量庞大的军队莫名其妙大败,便是因为其中士兵的质量良莠不齐。

  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拉了数百万大军的凯申公。

  稀里糊涂的就一败再败,输的速度远超所有人想象,根本经不住任何硬仗。

  请收藏:https://m.bqg8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