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5章 西医难懂中医的经_人在乡村,医名远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该想办法去一趟华国。”金句让说道。

  “不行不行,现在怎么去?疫情期间,过去就要隔离两周以上。要做好几遍核酸检测,还不知道能不能去我们想要去的地方。”服部信孝连连摇头。华国现在可是全世界疫情管控最严格的国度。去一趟实在是太麻烦了。

  金句让有些沮丧,不过服部信孝说得没错,这个时候去华国,可不是什么好选择。

  吴玉明也很恼火,连续投了两篇去国际顶级刊物的论文,可都如同石沉大海,改投其它普通刊物又有些不甘心。与《柳叶刀》那边联系了几次,那边似乎也懒得回复。

  吴玉明的第一篇论文写的是中医传统技术在骨科损伤康复中的重大突破,收集了上万例病例的数据,并且用国际最权威的数据处理方法进行数据处理,证据充分地证实了中医手段能够让伤者在极短时间内康复。

  结果一发过去,直接给《柳叶刀》杂志给否了,认为吴玉明采用了非科学的数据处理方式。并且认为吴玉明的论文缺乏学术性,建议吴玉明去投扭腰时报。讽刺吴玉明数据造假。

  扭腰时报如果看到了这个回复,应该感觉很躺枪,虽然我经常炮制假新闻,但这种事情怎么能够被盟友讽刺呢?你怎么不说你们波波册呢,大家都是一脉相承。

  吴玉明只好将第一篇论文转投中华牌医学期刊,这个很快就被受稿,只要对评审们提出的某些问题做一些细小的修改。而且插队排在最近一期的期刊上。毕竟,这是国内医院达到国际一流水平的突破。

  第二篇论文,吴玉明还是投柳叶刀牌的期刊上。他觉得投《柳叶刀神经学》应该比较对口。

  可是论文投过去,对方不说过稿,也不确切否掉。这就让吴玉明有些难受了。

  “丁主任,这柳叶刀怕是跟咱们有仇吧?第一篇论文他们直接给否了,这篇论文一直都没有回复。”吴玉明说道。

  “你先别急,这杂志投稿的人多,说不定人家还没看你的呢。等几天再说吧。”丁光书对论文并不是很在意。

  “我觉得比较悬。老外可能看不懂中医。虽然我尽量采用最权威的数据处理方式来处理数据,另外各个病例的检测数据也都是非常通用的。但是他们认不认可,很难说。”吴玉明本以为可以发一篇顶级刊物论文一鸣惊人,毕竟这可是帕金森病治疗史的重大突破。这样的论文怎么可能中不了稿呢?

  若不是因为这篇论文报告的是帕金森病的里程碑一般的重大突破,这篇论文也很难逃脱直接被否的命运。

  过了好几天,吴玉明终于惊喜地发现邮箱里收到了《柳叶刀神经学》编辑部的回函,称这篇论文已经进入送审程序。将可能有国际评审与之联系,可能就文中某些问题进行讨论。

  在吴玉明收到回函的

  请收藏:https://m.bqg8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